达芙妮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祥田贸易有限公司拟向张宇及张航出售哈尔滨协勇创储有限公司100%股权,代价为约1953万元,估计出售事项亏损约2.5万元。达芙妮在公告中强调,此次出售资产为业务不需要的陈旧资产,能够提高集团的流动资金。
12月16日,达芙妮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祥田贸易有限公司拟向张宇及张航出售哈尔滨协勇创储有限公司100%股权,代价为约1953万元。
集团公告内指出是关闭中高档品牌的线下实体业务,聚焦核心品牌业务发展,并非彻底退出线下实体零售
达芙妮和都市丽人曾经是大众市场的主导者,门店遍布全国,大部分女性消费者都曾经关注过它们的产品,但是如今它们正在被时代和消费者抛在脑后。
一代“鞋王”达芙妮国际再次交出亏损成绩单。
2019年达芙妮将大部分直营店铺转以“合伙人制度”经营。针对集团直接运营的小部分新形象店铺,亦积极推进其在购物中心的布局,以迎合时下年轻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并向外界传递年轻、时尚的品牌形象。
“中国每五双品牌女鞋,就有一双来自达芙妮”。在“高光时刻”,达芙妮号称每年能销售出近5000万双女鞋,达芙妮甚至一度被冠以“鞋王”的称号。
在达芙妮销量最高的时候,销售额突破80亿元,一年卖出近5000万双女鞋,在全国的门店数量达到6200家,而旗下员工的数量也多达10万人。
达芙妮品牌江河日下,该集团的授权业务亦难以获得代理商青睐,实际上,达芙妮品牌已经濒临消失,就在达芙妮销售点日渐萎缩的同时,来自浙江的品牌大东,以更平价的品牌和更小的门店概念迅速吞噬刺激市场的传统鞋履业务。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皮鞋生产国,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近年来,国际知名品牌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利用品牌、资金、技术、信息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渠道拓展和产品营销的力度,抢占市场份额。
品牌经营应当回到最根本的核心:专注于产品创新迭代和社群用户运营,以产品力和渠道力推动品牌发展。因为在市场与消费者两大主体的动态变化之下,渠道红利往往会随着大量同质化产品涌入而迅速消失,只有不断创新产品,培养自己忠实的用户群体,品牌才能持久盈利。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国内鞋类产业正在以15%的速度持续发展,中国鞋类总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6%,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鞋类生产和出口中心之一。得益于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市场上女鞋品牌也不断增多。
在富贵鸟被取消上市地位后,另一鞋王达芙妮的困境,也让市场唏嘘不已。9月27日,港股达芙妮国际闪崩突然大幅下滑,跌幅一度超47%,创出十二年来最大跌幅。而从业绩来看,达芙妮已经接连4年亏损,亏损总额已经超过了市值。
市场的残酷超乎想象。在休闲鞋市场,不少80后、90后熟悉的品牌正在逐渐边缘化,比如达芙妮。黄金时期,达芙妮一度是潮流的代名词,深受年轻女性的喜爱,市场占有率达到20%,张贴着SHE和刘若英大幅海报的品牌店从一线城市开到了偏远地区的小镇。
记者注意到,25日晚间,达芙妮国际宣布进行人事调整,引进了曾在361度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韩炳祖,或是为进军运动鞋市场做铺垫。数据显示,达芙妮国际自2015年以来已亏损多年,今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3.9亿港元,有所收窄。
9月25日晚,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芙妮”)发布公告,韩炳祖已获委任为达芙妮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的职务,自2019年9月25日起生效。
事实上,除达芙妮外,本土皮鞋品牌百丽、富贵鸟、红蜻蜓、意尔康等也日趋萧条,开始转战运动休闲鞋类市场。业内人士认为,老牌皮鞋企业需要突破自身束缚,向运动鞋转战虽是一种选择,但也面临来自专业运动鞋市场的挑战。
上半年,千百度分别录得净减少127家自营鞋履零售店及23家第三方鞋履零售店。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管理1,290家自营零售店和270第三方零售店网络,在31个省、市及自治区维持强大销售网络。
2012年,百丽、达芙妮、富贵鸟占据中国休闲鞋市场份额前三,而辉煌似乎就此定格。之后,三家企业业绩先后进入下降通道。2013年,达芙妮营业收入开始下降,2015年,百丽业绩大幅下滑,富贵鸟营收和净利双降。
微信关注 共享智慧